2010年毕业生接受采访记录


2010年06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本届毕业生共有223名,其中植生生态所有43名。毕业生中出国进行博士后深造的同学有114名,签约公司的同学42名,在国内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67名,自主创业的同学2名,从事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2名)。

为了了解植生生态所毕业生毕业后的打算和科研工作中的体会,笔者与数名植生生态所的毕业生就毕业去向、课题研究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与多位毕业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后,笔者发现,植生生态所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虽然多数人都已选择或是正在考虑出国做博后,但也有在国内做博后、做高校教师、去公司发展和自己创业的。可见毕业后的出路是多种多样的,希望这样的信息可以为在学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打算出国的毕业生几乎不约而同地表示会在博后工作完成后考虑回国,让笔者不禁感到国内的科研事业充满了希望,亦为毕业生们的爱国情、思乡情感动。

笔者还就在学期间完成课题的情况、研究生生活的经验和感悟、以及对在学学子的寄语,与几位毕业生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了他们详尽的回答。希望这些信息能为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学业提供参考。

在此特别对接收采访的毕业生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毕业生们前程似锦!

以下是采访的具体内容:

一、关于去向,毕业生在此分享了他们的选择以及自己独到的经验

1、能谈谈你毕业以后的去向吗?关于去向是什么时候决定的呢?
刘:我去了美国的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博后会从植物改做果蝇。其实一直蛮想做科研的,虽然其间也有因为协调家庭的原因打算先找份工作缓冲一下,不过找工作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还是更喜欢做科研,所以最后决定和先生一起出去做博后。
王:我有多种准备,现在会留在所里一段时间把后续的工作做完,再然后就是找工作。
何:我打算自己创业办公司。
金:我毕业以后去大学工作,做老师。我一直都挺喜欢做老师的的,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对这方面的信息就很关注。不过同时也有在联系出国的,比较一下还是觉得大学的工作更适合我。
殷:现在还没有定下来,正在找。去向的话国内国外的博后和工作都有在看。
张:会先留在所里把实验做完,之后会考虑出国做博后。博后方向可能会再考虑,现在国外关于植物研究的项目和经费都在削减。
袁:我会去复旦大学马红老师课题组做科研助理,如果一两年后成绩比较好表现比较好会有机会成为大学编制的讲师。我大约是在毕业前一年的时候决定的,因为小孩还很小,我先生是本地人在上海上班,所以我想出国做博后不是很适合我的。那个时候我就想留在上海找一份科研助理的工作比较好。
段:现在出去的打算暂时还没有,主要是先留在所里面做着。以后可能还会考虑出国。先积累经验、锻炼几年,因为刚刚毕业,虽然可能学业上达到了要求,但很多方面,比如说个人的阅历啊,还有申请项目等很多方面还需要继续锻炼。
胡:不出国,就在上海。在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相当于读博后了。因为这个是和我们所共建的一个中心,所以就到这里去了。正好也可以把自己的课题接着做下去。这是在毕业前没多久确定的。之前也有想过出国,但后来就因为考虑到一些家庭的问题,所以觉得还是留在这里。
孟:准备出国读博后。我是去年10月份的样子开始联系博后的,大约发了50~70封email。感觉还算比较顺利,因为有导师的推荐。
王:准备在国内读博后,并且博后的方向与博士所学的专业不同。

2、出于哪些原因的考虑才决定了去向呢?
王:因为我有家庭有孩子,情况比较特殊,考虑问题的角度就是家庭。现在想的是在上海或者国内暂时有一个落脚点,先把家庭安定下来。之后如果有机会出国,我当然希望能把自己发展得更好一些。我做的课题是水稻育种,所以考虑找一个和农业育种相关的研究工作。你提到的孟山都公司在国内目前只有在北京有一个信息分析中心,跟我的专业有点点偏。为了将来的发展,其实我的长期打算是要出国的,我了解过很多像我们这种情况的人会把家人一起带到国外去。他们一般一个人先在国外呆个一年半年的,然后把家人都接过去陪读,哪怕只有一个人做博后养活一家三口也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在国内找个大学或者事业单位到地方上去也能过,但是你会想值不值的问题。
刘:因为我们两个人奔着同一个目标,就是要找综合性大学,在欧洲的话机会比较少,所以我们是先从美国的大学入手的。
金:我觉得博后的压力太大,要在很短时间发高质量的文章,我会觉得很辛苦(笑)。
张:一开始准备读博士的时候就有出国做博后的打算,虽然现在中科院在国内也非常不错了,但是最前沿的东西目前还是在国外。
袁:我还是蛮喜欢科研助理这个职位的,也是在做科研,而且大学里面的氛围会比中科院要活泼一些,毕竟是大学里的人来自很多不同的地方。而且我工作的马红老师科研组也挺好的,所以自己比较满意。
孟:还是要综合考虑的。其实家庭方面的话,父母倾向于不要出国,因为他们觉得离得太远,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觉得美国可能也不那么好吧。离得很远,到了外面人生地不熟的,家里不放心。但是因为以后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嘛,所以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才坚持走了这条路。

3、是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得到这份博后(工作)机会的呢?你觉得自己的哪些优势让你顺利地获得这份工作机会?
刘:有些专门的网站收集博士后的信息,我们就经常浏览这些网站。我觉得博后不是要培养你的过程,主要是要雇用你去工作,所以他要看到你有哪些是他立即可用的。比如说像我现在是做遗传,美国的那个老师是做果蝇的遗传,所以同样的背景有一些优势。你会有一些特质是他正好需要的。当然如果不是对口,也会进行一些培训。
殷:博后的话主要是看他们贴出来的信息,有很多网站,比如美国植物生理协会,每周或每个月都会有新信息贴在网上。
王:开始的时候是自己找的,根据你的专业、你现有的能力找。有同学或老师介绍就更好了。
金:我到大学后是有编制,做讲师的。很多大学的招聘信息都挂在网上。当然很多人都不回复你,也有很多人过了很久以后回复你,然后通知你面试,主要是讲下自己的工作。他们之前都有看过你的简历,如果你的背景比较接近,就会对你更感兴趣一点。
袁:我是在复旦大学的网站上有一个招聘科研助理的,去面试的时候才知道是做马红老师的科研助理。招聘的时候有七位老师做面试蛮严的,我准备了简历和介绍以前工作的PPT。

4、将来在国外的博后工作完成了,会不会考虑回国呢?
刘:有打算回来的,肯定会回来的。一方面从感情上还是想回到家里,另一方面还有其他的。
王:当然回来了,不管是出于文化背景还是在国内的认可度考虑,回国都是不二的选择。
张:会的,我爸爸妈妈都在这边。

二、倾听他们讲述了自己课题研究的柳暗花明,我们试着考虑一下关于毕业有多少弯路可以少走?

1、请问你大概是花了多长时间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的(你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刘:从定课题到文章发表其中大概是三年多,到投出去是两年多三年不到。是太顺利了,很惭愧,后来都没有再发什么文章(笑)。
张:我们的课题是一进实验室就有的,而且不止一个。我来的时候和导师要求希望能做水稻,但是水稻周期比较长而且风险较大,所以拟南芥的课题也有。还有些课题是有传承性的,有一定基础的,工作就会相对较快。
袁:我花了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的。我克隆的这个基因比较特别,前面花了很多时间在做。
段:我的文章大概是去年六月份发表的。论文做了将近两年半的时间。我们做微生物相对来说快一些,但是导师的帮助和实验室平台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正在准备新的文章,这也是先留下工作的原因之一。
胡:我的文章是去年发的。我在这里只是读的博士,我今年已经四年级了。
孟:我的文章是答辩前不久刚刚接收的。所以这最后一年挺紧张的。现在也还在写文章。(笔者注:经估算,这位师兄大约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完成这篇文章)

2、如果工作可以定量的话,你觉得我们要多刻苦才能顺利发文章按时毕业呢?
刘:刚开始的时候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每天很晚回去就是锁门的那一个,第二天又来得很早。其实当你的课题进入到一个状态的时候,你就会很想做,做很多,你又不会觉得累,因为课题在推进嘛,所以你心里像是有动力一样。我觉得每个课题都会进入这个状态,当你走上正道,看到一些证据,寻找更多的证据的时候就是你最兴奋的时候。我比较幸运就是比较早地进入那个点。

3、能不能谈谈你是怎么评估自己课题的新意和重要性的?读文献的时候,又是如何把握广度和深度的呢?
袁:我是做叶发育的,这方面关注得很多。慢慢地发现文献中关于细胞增殖的就很少,然后我做的又恰好内涉及到这个方面,我就觉得这个比较新因为第一次提出来。所以如果想评估自己课题的新意就要对背景了解得更多更广一些,我是这么认为的,一家之言(笑)。
刘:刚开始你做一个课题,你要对这个课题非常了解。就是要把它相关的文献都读一下,对它有个整体的把握,这样你才差不多能知道哪个方向是重要的。这样的话你就相当于是站在这个课题的至高点上去看。你可以和以前做这个工作的人思路比较相似,比如说你做一个基因,你要把这个基因了解得非常清楚。初期的话可以不用一味地做,初期还是多积累一点你的想法。当你真的建立起一个想法后,做其实是很快的。大家觉得不做实验在那里看文献好像挺浪费时间的,但其实每看一篇都会有收获的。所以初期文献可以看得精一点。从知识面来讲的话,以后可以看得泛一点,横向要有个了解,但是对自己的课题就是要看得很深,就是要一心扑在上面。比如说一年级课题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可以多看看,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想做的方向。但是当你有了课题或者和老板谈后觉得比较有希望的时候,就要抛开杂念,不要东想西想的,把时间精力集中到这一点或两点上面来。

三、他们羽翼丰满奔赴前程,为我们留下了真挚的感悟和恳切的建议

1、课题中遇到了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做论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和导师有分歧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
张: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觉得在场的每个人都不是特别顺利,除非运气特别好或者能力特别强。所以我们要有很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我们实验室也会遇到课题做不下去了,那种挫折感还是非常重的。实验中遇到的难关,有的时候是课题本身就有问题,有时候还不得不放弃,但是有的时候是一定要过了那个难关才会看到希望。
刘:和导师有分歧的情况是很多的。还是要仔细分析,我们实验室很多时候都是不会照着老板的意思做,但也不是一味地推掉,他说的很多都是对的,还是要综合比较的。你觉得有道理就坚持,很多时候他都会觉得我很固执的,因为我要把自己想做的放在最先,他想做的放在最后这样那样的。所以有的时候他有一种印象觉得我比较固执。当你没有理由驳倒就要听他的,但是如果你有十分的把握的时候就要坚持,毕竟最了解你课题的人还是你自己。
殷:和导师有分歧的情况会有的,我觉得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尝试。主要在于能否设计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想法没有办法用实验来证明,只能停留在一个想法上那就比较麻烦了。
张:有时候会有与导师发生分歧,但是因为你是真正做事情的人,所以导师他非常尊重你的意见,同时他也会给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方面我们沟通的还是比较好的,不会有那种特别火爆的场面。
袁:如果与导师发生分歧,我的做法比较保守,就是把我了解到的他不了解的信息尽量整理得详细一点,然后跟他讨论,毕竟课题就是在讨论中进步的。

2、能不能谈谈这几年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对你做人做事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袁:这个和我的导师黄海研究员很有关系的,他经常教育我们说做课题实验的时候不要急,要花很多时间想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把要准备的东西准备好再开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次数成功。用较长的时间想和准备,不要着急动手,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另外在中科院做研究生的这段时间,自己接受了非常正规系统的培养和教育,然后有一个很好的思维的习惯。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别人通过你简历上对课题的体验很容易给你加印象分的,可能还是比较信赖中科院吧。
王:读博期间学到的,不论知识、技术,还是做人的道理,对以后都很有用。而我在这段时间里,不论世界观、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3、对师弟师妹有没有什么建议?
殷:主要还是要重视实验习惯,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对拿到数据会很有帮助。另外就是学习设计实验,这里一个是想法,再一个就是实验能力了。
袁:我主要是做遗传的,那就我的经验来说就是做之前要多想,因为植物周期比较长、做杂交的话就要4~6个月,所以你想得就要更多一些。要做哪些杂交在这之前都要想清楚,一次做好,否则你补的话时间太仓促了。
胡:在选择方向的时候,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志向吧。比如说,你想做科研的话,肯定是出国好啊。如果你对科研兴趣不是很大,就考虑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去公司啊。还是要以自己的兴趣为重,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磨灭了。

(林丽碧 戈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