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广播】从5年10篇到1年7登顶级期刊 上海这家研究所的基础研究爆发力从何而来?

从揭示疟疾媒介按蚊的求偶秘密,到成功解析真核生物第4个RNA聚合酶结构,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在《细胞》《科学》《自然》等国际三大顶尖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达到7篇,基础研究成果进入爆发期。从过去5年10篇到1年7篇,这家上海科研院所强劲的创新活力从何而来?请听报道:

“在高等植物里面RNA聚合酶可以说是细胞里面的一个CPU,在植物里面有5个CPU,我们这次主要的发现是把第4个CPU的工作方式了解得非常清楚。”

张余团队的成果是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科学基础前沿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此前三种RNA聚合酶结构都是由欧美科学家解析。

能在全球生命科学家竞相角逐的领域率先突破,张余总会提到和同事王佳伟研究员在食堂午餐时一次聊天触发的火花,并感慨跨学科间碰撞的美妙:“我们所有昆虫学科、微生物学科、植物学科,技术平台有结构生物学的平台、质谱平台、植物遗传平台……大家无论是在食堂还是在咖啡厅,有事没事就聊一聊。像王佳伟研究员就是无意的闲聊,(就)提供了一个很可行的方案,(结果实践下来)意想不到。”

科学研究的突破有时只在一瞬间,但过程往往是经年累月、心无旁骛的坚守。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院士说,为此,中心从经费、人员、空间、设备等配备上会更多地向青年科研人员倾斜,5年内不做任何考核,鼓励他们在科研黄金期勇闯无人区:“我们对引进来的青年人看好的科学家稳定给他支持,这批优秀人才他们成长起来了,我们所就成长起来了。”

于是,人们看到:“80后”张余攻克了领域内教科书级别的未解之谜;85后女科学家辛秀芳组建实验室仅三年多,就有在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2篇论文;40刚出头的王二涛已经成为植物根瘤共生和菌根共生领域的领军人物。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同样得益于丰富的国际合作。中科院与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联手建立的植物与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已有6个年头,先进的实验设备、充分的国际交流机制,吸引了不少外籍科学家加入。

加拿大籍研究员杰睿就是其实之一,来到上海3年后,他就在植物固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10月,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所里的科研水平、科研环境都很好。我在英国的实验室只有几个学生,而这里我的团队有十几个人,所里在这个领域有很多出色的同行,这种“集群优势”对我很有帮助。”

自由探索的学科交叉,宽松包容的科研氛围,客观公正的同行评价,不断加大的科研投入……在韩斌看来,基础研究成果进入爆发期,正是各种因素长期累积下的必然:“将来我们还是要加强战略定位,高水平人才引进培养,还有科研的组织模式,好的学术环境,能够产生重大的原创的这样的火花,希望我们将来能有更多的惊喜,有惊喜才有原创性。”

杰睿坚信,在上海,自己的科研惊喜还会继续;在“第四种RNA聚合酶的发现者”上烙下中国科学家印迹后,张余和团队也在全力解析第五种细胞“CPU”:“现在也还蛮顺利的,我觉得可能给我们半年或一年左右的时间吧,希望能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

文章链接:https://m.ajmide.com/m/branddetail?id=34792337